
10日晚,武汉首届“中仪杯”海绵城市创意大赛校园巡讲走进武汉大学,该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方正教授,市规划院首席工程规划师康丹,与学子们交流海绵城市建设的最新情况。

首席工程规划师康丹介绍了我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最新进展,包括几百项海绵建设项目的规划,同步编制的设计方案和十几个与海绵相关的专题研究报告等。
海绵城市是最近的热点话题,但具体到每个城市的情况有所区别。武汉建设海绵城市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?两位专家认为,人才缺乏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。海绵城市建设涉及面广,需要从设计、建设到管理等各方面专业的人才储备。其次,海绵建设理念的转变、资金的投入、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建设后期的维护与管理等都是问题所在。


中仪管道机器人展示
“如果民间有更好的技术或创新方法,政府是否可以运用PPP模式采纳利用?来自湖北工业大学方块科技小组的队员们带着作品问到,他们创作的一款城市屋顶绿化装置,使用塑料瓶材料,在雨量较大时可增强屋顶蓄水能力,还可以灌溉植物。
方教授认为,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运用PPP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,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。
武汉每到雨季,特别是暴雨期间城市道路或小区淹水较为严重,是不是意味着雨水排的越快越好?康丹认为,海绵城市理念区别于传统的给排水观念,雨水并不是排的越快越好,而且分级别排放。例如,当城市降雨量在24.3mm以下时,利用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控制雨量;1—10年的降雨量则由城市管网、泵站把雨水排出来;遇到超标暴雨时,首先需要将这部分超标雨水安全蓄积起来,然后通过湖泊、排涝通道等措施排放出去。
大赛由武汉市水务局、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、市城建委、市园林和林业局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。大赛报名时间截止2015年12月31日。
参赛者可登陆长江网(http://www.cjn.cn),点击“武汉市首届中仪杯海绵城市创意大赛”专题,下载报名表格。其中,海绵城市创意奖可获万元大奖。(长江网记者 齐云)